□记者杨轶通讯员陈春晖吴文相永春古称桃源,坐落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东溪上游,是一座山水兼具的美丽城市。桃溪是永春境内仅次于的水系,主河道大约62km,整个流域牵涉到11个乡镇共118个村(社区)31.9万人。在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的今天,永春改变理念,下定决心积极开展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首创“生态优先、专责资源,多元水利、综合治理”的流域管理模式。经过4年多管理,累积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走进了一条具备独特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成效显著。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永春县委书记林锦明。中国水利:永春将水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引人注目的方位,请求您谈谈永春以水以定发展生态经济,背后有怎样的考虑到?林锦明:水是永春发展的宝贵资源。桃溪是永春的母亲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锦斗、蓬壶、达埔、石鼓、五里街、桃城、东平、东关南流山美水库。桃溪流域山多林密,森林覆盖率低,植被维护较好。但与之不互为协商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内工业、农业、生活和生态经常出现有所不同程度的污染,垃圾搜集不做到、生产和生活污水大量必要废气等造成流域水质好转、水体混浊、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永春城市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民群众反映尤为集中于的问题之一。另外,永春县地处晋江上游,系由晋江东溪发源地。桃溪是永春县境内仅次于的水系,每年有4.8亿m3水量必要南流山美水库。山美水库被誉为泉州人的“生命库”,是晋江下游各地用水的主要来源,所以桃溪流域水环境质量不仅必要关系永春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关系山美水库的水环境质量和晋江下游泉州600万人口的生命身体健康。面临不能规避的生态责任,我们必需希望化生态之困为生态之利,把生态打导致永春最闪亮的金字招牌,环绕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城市,大兴生态永春。2011年中央实施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减缓水利改革发展的要求》的1号文件,永春县紧紧抓住这一绝佳历史机遇,车站在维护晋江上游水源、建设泉州生态屏障的全局性战略高度,做出实行桃溪流域综合治理的决策部署。中国水利:桃溪流域综合治理被列入永春的“一号工程”,通过4年多的管理,桃溪早已沦为展出永春形象、提高综合发展能力的魅力之溪,并为下游地区建构了较好的生态安全性屏障,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桃溪管理模式”,请求您谈谈管理过程中采行了哪些措施,获得了哪些效益。林锦明:2011年9月,永春县委、县政府做出实行桃溪流域综合治理的决策部署,要求用3~5年时间全力打好“治污”“绿化”“美化”三大战役,构建“水清、堤固、园靓、路畅、岸蓝、房美”的总体目标。一是侧重标本习,治出一泓“清水”。我们一直坚决岸上与岸下楚捉、治标与治本实时,增强科学水利、铁腕治污,贯彻抓好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家畜养殖等重点整治,共计管理水土流失17.5万亩(1亩=1/15hm2,折合),建设6座污水处理厂和70个农村生活污水高效集中处置工程,重开拆毁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465家,增进了区域水质大位中向好。从内涵上看,构建了“水质合格”,贯彻了一江清水送来下游的允诺,荣获泉州市首届小流域“赛水质”视学第一。从外延上看,超过了“混浊明净”,清理了流域范围内的黑、粪、干净等感官污染,重现了一溪碧水,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桃溪流域综合治理带给的第一直观印象。二是侧重刚柔相济,筑成一道“固堤”。我们一直恪守“水下部分浆砖修整,水上部分生态护坡”的原则,统筹兼顾安全性与生态的关系,既确保了汛期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性,又维持了河流在非汛期的大自然形态和生态特性。一方面,了解实行防洪防枯工程,通过固堤护岸、防枯治涝、河道清淤等多措举,建设堤防67.4km、堰坝24座,流域内河道广泛超过20年一时逢的防洪标准。另一方面,全力实施生态护岸工程,通过建设生态护坡、梯级挡墙、三维植被网等多种形式,构建了堤岸的柔化、美化、绿化,让植被在堤岸上“安家”,让鱼儿在堤岸间“做到窝”,打导致“不会排便”的河岸。三是侧重情景交融,竣工一批“靓园”。我们一直强化水利、人文、旅游等资源的综合规划和整治提高,讲究意境的建构,寓情于景,寓意于境,实行河道管理景观工程、滨水绿地公园建设和“十里花海”景观提高工程,串连流域沿岸的大自然生态景观,映射余光中、白鹤拳、南音、香道等文化品牌,竣工了乡愁寄园、余光中文学馆、白鹤广场等22个独具特色的主题公园,构成了融观光、休闲娱乐、文化、科普于一体的特色景观带,为展出历史文化风貌留出辽阔空间,为沿岸居民宜居宜业构筑靓丽风景。四是侧重高低融合,切断一方“逸路”。我们一直把强化桃溪两岸道路建设作为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最重要工作,实时前进主干道、慢行道和市政桥梁建设。一方面,在“慢”字上下功夫,新建、改建道路250km、桥梁20座,强化沿岸公路水土保持和路面保洁工作,织就了更加流畅的路网。另一方面,在“快”字上做文章,引人注目抓好沿溪两岸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建设,在县城竣工了从石鼓到东平往返全线贯通的32km“漫步休闲娱乐地下通道”,并成立公共自行车点,打造出文化慢游、休闲娱乐慢游、身体健康慢游等形式,让人们充份享用快节奏时代里的慢生活。五是侧重建管楚捉,水土保持一带“绿岸”。我们一直遵循绿色发展的思路,专责水利、林业、寄居辟、园林等部门力量,重点抓好流域内的绿化工作。通过每年实行一批造林绿化、幼林养育、封山育林等工程,采行闻针挂蓝、因地植绿、减少花草配备等多种方式,已完成桃溪两岸一重山造林绿化2.5万亩,超过了水土保持、修养水源的目标。创建园林景观后期有效地水土保持机制,采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常态化维持流域两岸绿化景观,构建了一步一景,沿岸望见恣意均蓝,构筑起一道“生态绿色防护林”。六是侧重城乡专责,反串靓一片“美房”。我们一直坚决以桃溪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专责前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县城区域,全力实行四期的城区街道景观改建工程和“山水名城”十大提高工程,减缓前进旧城改建和新区建设,建构了“整体风格协商、区域各丰特色、单体突显个性”的生态城镇体系,荣获了福建“十大饮美县城”称号。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甜美桃源?宜居永春”三年行动,沿途11个乡镇共计创立11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呈现“清水一湾舞白鹤,两岸风光影桃源”的美景。这些成绩的获得,归功于中央、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忠诚前进,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中国水利: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造就了永春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文化兴旺,沦为提高生态水平的有效途径、扩展发展空间的有效地平台、建设美丽永春的有效地载体。通过桃溪流域综合治理,进账了哪些经验与救赎?林锦明: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行以来,永春扎根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密码难题,在管理的过程中思索出有了几点经验。一是坚决理念引导,增强规划先行,这是工作启动的基本前提。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规划是工作的龙头。为前进桃溪流域综合治理,我们既近回国杭州“玄奘”,又到莆田、南安等周边地区参观自学,更进一步和平了思想、广阔了视野,明确提出了“安全性水利、生态水利、民生水利、景观水利”的全新水利理念,聘用中国水利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精心编成了桃溪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和项目可研、环评报告,根据各河段有所不同的大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特点,规划设计出有城镇风貌型、交通游览型、历史人文型、生态大自然型等有所不同类型,带入安全性元素、文化元素、绿色生态元素,构建了变防洪为亲水、逆做作为生态、逆一元为多元、逆单一为综合、逆快节奏为慢生活等“五个改变”,保证了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高起点积极开展、高标准实行。二是坚决资源共享分享,增强全民参予,这是工作前进的最重要基础。任何工作的前进,只有集众家之宽、汇百姓之意,才能构成思想的高度统一、行动的高度一致。我们一直坚决水利面前没旁观者,把桃溪流域综合治理作为“全民水利”的最佳参予平台,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报道,让广大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桃溪流域综合治理是仅次于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在全县人民和海内外乡贤中引发强烈反响、获得广泛支持。在这个战场上,我们的干部是主力部队,广大老百姓是灵敏的侦察兵,新闻媒体是严苛的监察员。流域管理走出机关、校园,载入村规民约,各种“曝光台”“红黑榜”争相亮相,有效地调动了全民联合参予、联合监督、联合建设的热情。三是坚决项目承托,增强资金专责,这是工作突破的关键抓手。扭住项目这个“牛鼻子”,就能夺得发展主动权。我们相结合桃溪流域综合治理这个平台,策划、分解、绑、统合、前进了377个项目,实施“以水生财、以财水利”的运作方式,促成项目资金的“磁场效应”,通过县财政投入8000万元撬动投资31.22亿元,超过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其中,专责水利、林业、寄居辟、国土、环保等19个部门的资源,积极向上谋求反对,四年来共计取得各级项目奖调补资金14.08亿元;以管理造就沿溪4770亩土地的贬值和开发利用,重新组建桃溪水利发展有限公司;探寻创意投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希望社会资本参予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构成资金运作的良性循环。四是坚决样板造就,增强全域覆盖面积,这是工作实施的有效途径。试点样板是抓好工作的最重要方式。我们自由选择桃城东平河段为综合治理样板段,采行“成建制”调来干部、“集团式”攻坚、“组团式”前进的办法,在严苛工程质量安全性管理的前提下,立体交叉前进安征迁、规划环评、招标投标等工作,实时抓好景观、水利、园林道路等工程建设,为全流域管理思索出有一套运作的有效地模式。在样板段的造就下,全线启动、全面铺开,加速前进桃溪干流蓬壶、达埔、石鼓河段和支流呈祥溪、霞陵溪、济川溪等河段的管理项目建设,构建了62km河道仅有流域的综合治理,做活了生态动脉,做到靓了生态景观。五是坚决部门同步,增强整体运作,这是工作起效的显然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