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8月31日融创的临门一报,2017年的主要房企中场业绩展出再一掉落帷幕。记者找到,即便出租汽车限贷力度及各项监管措施屡屡加码,一线城市和热点二、三线城市密集实施以出租汽车、限贷、禁售、限售为核心的削减调控措施,房企的销售额仍然广泛向好。然而高速快速增长的背后折射出行业集中度提高、规模化竞争激化毕竟不争的事实。强者愈多强劲,寡头星海,中小型房企的出有路在何方?规模化竞争激化2016年首次踏入3000亿规模的恒大、万科和碧桂园,在增量上之后高歌猛进,合约销售额分别为2842.2亿元、2727.5亿元、2409.7亿元,追赶第四名保利地产1000多亿,牢牢地占有了合约销售金额榜的前三名,2017全年冲刺5000亿大关或许指日可待。从财务数据来看,恒大今年不执着规模取得胜利,目的优化财务结构。上半年恒大的营业收入同比快速增长114.84%至1879.8亿元,相比之下多达万科和碧桂园。此外,恒大上半年顺利引进两轮合计700亿的战略投资,并在5、6月份两个月内很快偿还1129亿可持续债,力求未来大大减少资产负债率。万科充分发挥平稳,各项指标皆为行业领先。虽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同比上升6.66%至698.1亿元,但是净利润同比下跌41.69%至100.53亿元。2016上半年合约销售额领先于恒大和万科的碧桂园,今年对于规模有自己的野心和执念,加快扩展后一跃多达恒大、万科。这也造成碧桂园面对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资产负债率同比增加近10个百分点至88.13%。有意思的是,恒大、碧桂园、万科这三家房企的销售合约金额在今年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差距并不大,但是恒大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毕竟另外两家的两倍还多。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告诉他《国际金融报》记者,有两点因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第一是不受合作开发比例的影响,虽然恒大在三者中的流量金额大于,但是其权益金额仅次于,使得恒大承销的营业收入更高;第二是不受承销速度的影响,三四线城市的承销速度广泛比一二线城市的承销速度要慢。